媽媽手,又稱為「狄奎凡氏症(De Quervain’s disease)」,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「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(stenosing tenosynovitis)」。
其發生的位置在大拇指底部、靠近手腕的側邊,是執行大拇指伸展動作的「拇指外展長肌腱」與「伸拇指短肌腱」,因為過度使用而產生發炎的現象。
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表示,因為包覆在肌腱外圍的腱鞘發炎而變厚,讓肌腱滑動的空間縮小受阻,所以患者會感覺大拇指不時疼痛、也無法順暢的活動
「媽媽手」常見於中年婦女或生產過後之婦女,大多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,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,(例如:抱小孩,擠奶,做家事)舉凡手部需要經常重複相同動作者,就有可能患上惱人的媽媽手。患者輕則伸展到某些角度時手部會疼痛,嚴重者只要稍微活動大拇指便會感覺劇痛,其他還包括下列症狀:
1.大拇指根部疼痛,尤其翹起拇指比「讚」的手勢時會更痛。
2.疼痛位置能感覺到壓痛和無力感,但外觀幾乎不會出現明顯的紅、腫、熱。
3.嚴重時會覺得大拇指「卡卡的」,甚至要用另一手把拇指扳開才能繼續工作。
可藉由按摩穴位,或以下幾個動作來舒緩動作要以緊繃不疼痛為原則,運動可隨時進行,每回10~15下。
步驟一.伸出手掌,掌心朝身體內側,大拇指以緊繃不疼痛的原則指向下方。
步驟二.除大拇指外四指向內握拳, 包覆大拇指為1 次, 可兩手同時施作。
拇指點頭:伸大拇指比「讚」,並以緊繃不疼痛原則彎曲大拇指結為1次。可兩手同時施作
拇指拉拔:虎口交握,左手大拇指在上,並輕拉右手拇指外側肌肉,完成一回動作後再換手
圖取自於蘋果日報
按摩陽谿、手三里、曲池、尺澤,可以緩解保養狹窄性肌腱滑膜囊炎患者的手。圖/姜智釗中西醫師
將大拇指用四指握緊後在往下用力,有診斷和治療的效果。圖/姜智釗中西醫師
留言列表